新闻资讯 News 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相关知识 >

从半年度的十大热点,把握环境产业发展趋势

日期:2018-08-01 / 人气: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根本性变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半年度的十大热点,把握环境产业发展趋势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生态环境的治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环境产业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坚力量,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严控金融风险,使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持续收紧,PPP项目规范化调整,企业面临新的融资困境。
 
  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环境产业的重要转折年,企业能否在金融困局中把握市场机遇,需要解读国家政策导向,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用两山理论寻找“绿水青山”的价值增量
 
  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九大之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简称“两山论”)写入党章,2018年 “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相统一。可以说,十九大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两山论”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并将三者紧紧的联系到一起。“两山论”将不仅仅只是一个理念,十九大之后将走向落地,这一点,在一些理念先进的地方政府的产业转型、环境产业的战略升级中,均已得到了体现与验证。
 
  “两山论”的核心就是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展经济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即“绿水青山”是基本条件。2018年,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两山论”深入民心,习总书记去多地考察指导工作的重点都是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两山论”的绿色发展观作为贯穿每个城市的发展主线。
 
  2018年4月13日,习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海南发展的根本立足点,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这一片海上绿洲和这一汪湛蓝海水,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方面作出更大成绩。
 
  2018年6月14日,习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
 
  在习总书记的重要指导下,“两山论”成为地方发展的指导思想,地方政府加强了对“两山论”的探索,“两山论”的前提就是绿水青山,环境产业是实现“绿水青山”的中坚力量,落地“两山论”为环境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政策上国家给予积极的支持,如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及各地方发布的环境管理条例等。制度和法律的制约是重要保障。
 
  其次,“两山论”在全国各地掀起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浪潮,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其一是范围的不断扩大,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乡村”建设,从流域到河道治理,重点治理区域也在逐渐扩大;其二是标准的提高,治理的深度不断加强,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单点治理模式将不再适用,更多的是流域、区域的深度治理、生态治理,标本兼治;其三效率要求更高,以前2年完成的任务可能缩减到1年,因为环境的治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所以治理环境也是在跟时间赛跑。
 

作者:admin